
AI算力需求井喷,带动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高增长。近日,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披露2025年半年报或半年度业绩预告,记者梳理公告内容发现,多家公司提及,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基础...[详细]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人形机器人...[详细]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体试点建设……近期,相关部门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智能...[详细]
随着智能眼镜产品逐步进入市场,产业链各环节已有部分企业率先实现批量出货。近日,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的相关产品和客户情况。[详细]
“随着设备轻薄化、精准化发展,AR/VR眼镜在工业培训、远程协作、文旅体验等场景应用迅速增长。”张甜甜建议,未来要切实落实“人工智能+”等相关政策,支持技术持续创新突破和迭代升级,推动AI技...[详细]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表示,在数据市场软环境建设方面,国家数据局积极推动数据交易机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整合,同步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实现数据产品“...[详细]
眼下,企业机器人生产线高速运转,每日稳定产出多种型号的物流机器人。“我们的机器人‘力气’跨度极大,从50公斤到1.5吨不等,小到车间里搬零件,大到电商仓库托举货物,都能胜任。”何梓杰介绍。...[详细]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认为,央企人工智能业务领域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依托系统级场景优势,转化为可开放、度量、治理的产品,形成“央企搭台、多元主体唱戏”模式;二是从自用转...[详细]
人形机器人迈向量产的征程已然开启。技术突破决定着机器人的“类人”高度;供应链协同维系着产业生态的活力与韧性;商业模式创新则驱动产品从昂贵展品蜕变为普惠工具。唯有这三个堵点被打通,人形...[详细]
今年,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频频亮相各大展会,展现出强大创新力和蓬勃发展活力。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参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下新高;20...[详细]